宇梦广告
恒洁卫浴
奥普浴霸集成吊顶
立邦
科大集成灶
盼盼硅藻泥
龙髯壁纸
三棵树腻子
金贝壳
培恩集成灶
荣事达吊顶
壹家国际美缝
雨虹防水
德高防水
索邦管
伟星水管
皮尔萨水管
皇派推拉门
梦天木门
华艺卫浴
东鹏洁具
好太太衣架
飞鹤木业
安吉尔净水机
格力空调
海尔专卖店
美科灯具
兔宝宝板材
大亚板材
好莱客衣柜
安信地板
久盛地板
安联地板
东鹏瓷砖
马可波罗瓷砖
金意陶瓷砖
唯美瓷砖
玛缇瓷砖
宏宇瓷砖
江苏大登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大风乐器有限公司
秒购网
山东贝州集团有限公司
徐州祥宇防尘灌溉有限公司
江苏楚汉雄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江苏超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尚科博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名淘沛县分公司
徐州颐高万创基地
徐州泰丰泵业有限公司
徐州三科电气有限公司
江苏中排泵业有限公司
江苏德源制泵有限公司
江苏科翔制泵有限公司
江苏慧博灌排设备有限公司
龙工场•淮海跨境电商产业园
徐州诺祺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徐州卓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沛公酒业有限公司
华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山东冠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沛县电子商务协会邮政分会
中国邮政集团江苏省沛县分公司
江苏富华交通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徐州艾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李家烧鸡
徐州鑫美工艺品有限公司
徐州兴隆工具有限公司
上海游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香道食品有限公司
杭州投客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通快递
韵达
圆通快递
天天快递
申通快递
全峰快递
邮政快递
汇通快递
国通快递
国商易购龙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沛县买到家网络购物商城
沛县外派劳务
徐州汉戌堂食品有限公司
江苏买啥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辉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厦门堃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沛县大农合电子商务合作社
京东沛县服务中心
中国工商银行融e购企业商城
聚世惠集团
徐州龙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徐州辉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徐州维尤纳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徐州联艺玻璃工艺有限公司
沛县鑫源牛蒡食品有限公司
徐州庆恒工贸有限公司
徐州优递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徐州联艺玻璃工艺品有限公司
徐州一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徐州和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徐州恒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沛县大农合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
龙城网络
徐州环城网络科技
沛县便民网
徐州凌云硅业有限公司
江苏新格灌排设备有限公司
徐州辉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关于印发《201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科委)、财政局,昆山、泰兴、沭阳、常熟、海安县(市)科技局、财政局,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管委会:
为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2017年度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将继续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与产业对接,加速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现将《201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就组织申报项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与项目类型
聚焦高新区创新发展,坚持面向企业创新、面向产业升级、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集成资源、联动推进,培育发展创新型经济。以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环节和关键节点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国内一流、国际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构筑产业创新发展新优势。
本年度专项资金按三类进行项目组织:
1.高新园区专题组织项目(A类)。突出高新园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以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一区一战略产业”为导向,采取省地联合招标和限额申报等方式,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前瞻性部署,带动高新区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高端攀升,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2.产业创新国际化项目(B类)。突出更大力度支持“引进来、走出去”,以形成江苏未来发展战略新优势为导向,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吸引海外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努力在若干领域实现重点技术跨越;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开发标志性重大战略目标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3.面上择优项目(C类)。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推进特色主导产业中高端发展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支持高附加值的核心单元、关键材料和重大整机,打通科学技术到产业经济发展的通道,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申报基本条件
(一)申报项目的基本条件
1.项目符合本计划定位要求,有一定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研发任务和创新目标,符合国家和我省的产业技术政策,项目属于《指南》支持领域和方向。
2.项目须拥有与其核心技术相关的高价值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尤其鼓励拥有PCT专利,创新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
3.项目须有明确的目标产品,且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项目完成后能够形成批量生产销售或重大应用示范。
本计划不支持无实质性创新内容或属于量产能力放大及技术改造的项目。
(二)申报企业的基本条件
1.申报企业应是2016年1月1日前在江苏省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可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参与项目申报。
2.申报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化条件,有稳定增长的研发投入,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须建有研发机构。
3.申报企业资产及经营状态良好,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一般要求企业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并且实现盈利。各地申报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不低于80%。
(三)其他申报条件
1.高新园区专题组织项目(A类)的申报企业要求是在省级以上高新区(含筹)注册的企业,省地联合招标项目具体要求以正式发布的招标公告为准。
2.新药类项目须完成Ⅱ期临床研究,并已启动III期临床;医疗器械项目已完成样机检验,并已启动临床研究;涉及农业种业、生产安全、实验动物等各类特种行业的项目须拥有相关行业准入资格。
3.申报企业有产学研合作但未建立“校企联盟”的,需登录省产学研合作网(www.jscxy.cn),进入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管理系统,按照相关要求在线填报。
三、组织方式及要求
(一)地方组织方式及推荐要求
1.申报项目按属地化原则逐级上报。县(市、区)科技局具体负责本地(含省级以上高新区)项目的组织和受理工作,会同当地财政局审核并出具推荐意见,报送至设区市科技局(科委);设区市科技局(科委)会同当地财政局对企业申报资格、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出具推荐意见,统一报送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试行省直管的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和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常熟市、海安县(含上述各地的省级以上高新区)的项目,均由当地科技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并出具推荐意见,直接报送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省级以上高新区的项目须有各高新区管委会出具的推荐公函,确认申报企业属于其管理范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鼓励地方财政经费给予支持,但不作硬性要求。
2.实行限额申报。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面上择优项目的限额申报指标以近年各地立项总数为基本数,并与各地项目管理绩效、信用记录、拥有省级以上高新区数量等因素挂钩。具体限额申报指标详见附件2。产业创新国际化项目自由申报。
3.强化项目主管部门的审核责任。进一步完善项目申报质量控制和监管体系,按照勤勉尽责的要求,对申报单位的经营状况、承担能力、申报内容、原始材料等进行认真核实把关,切实避免申报材料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严禁徇私情私利,明知相关单位不符合申报条件仍违规推荐上报;严禁帮助企业包装材料,骗取科技专项资金。
4.加强项目知识产权审核,鼓励产学研合作。申报企业须提供与项目相关知识产权的证明材料(鼓励提供检索分析报告),各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当地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对项目知识产权的真实性、有效性、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把关。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诚信互利的实质性合作,优先支持企业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所属各研究所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协议必须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方所签订的正式法律文本,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知识产权权属。
(二)企业申报要求
1.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的委托人承担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的主体责任。申报材料中须附法人代表证明或法人代表委托书。项目申报企业、项目负责人在申报项目时须出具信用承诺。申报单位对真实性和合法性负主体责任,从2017年起项目申报书经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报送。同时企业自筹资金必须足额到位,禁止企业以其他政府资助资金作为自筹资金来源。
2.一个企业本年度限报一个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承担过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及关联企业,不得申报与原项目本质类同的项目。各种形式的关联企业不得同时申报本年度项目。同一企业不得同时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和本专项资金项目。同一企业及其关联企业本年度已将相同研发内容申报其它省科技计划的,不得申报本专项资金项目。凡属重复申报的,取消评审资格。
3.在本年度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中,同一项目负责人限报一个项目,项目负责人作为项目骨干最多可再参与申报一个项目,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项目,同一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总数不超过2个,同一项目参与人员的申报项目总数不超过3个。
4.同一项目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和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同一项目骨干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和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总数不超过2个。
5.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申报本年度计划项目。在项目申报和立项过程中相关责任主体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不良信用行为的,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档案,并按《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作出相应处理。
6.申报项目的实施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新药类和3类医疗器械项目可适当放宽,项目产业化指标只作为预期性指标。项目预算应合理真实,申报项目需充分估计市场变化,科学合理预测产业化指标,确保项目验收时能达到设定的指标要求。项目的各类技术指标和产业化指标一经申报确认后,直至合同签订为止,不得作任何修改。
7.项目资金支持综合运用无偿拨款、贷款贴息和后补助(事前立项事后补助)三种方式。无偿拨款主要用于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中试或产业化过程中研发投入的补助。贷款贴息主要用于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中向银行借贷(一年期及以上)所发生利息的补助。后补助是指由承担单位先行投入资金组织实施,对完成合同约定任务、按照规定程序审核通过验收的,给予相应补助的财政支持方式。
(三)申报材料及要求
1.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
2.相关附件材料,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上两年度会计报表,与技术依托方的合作协议,能反映创新水平的佐证材料,能反映知识产权权益的证明材料。所提供的附件材料须清晰可辨,并由项目主管部门统一审查并填写《项目附件审查表》。
3.申报企业须对照指南规定项目类型和指南代码进行申报,一个项目填写一种项目类型和一个指南代码,受理后不再调整。
4.项目名称须科学规范,其中应包含技术创新的核心点和目标产品,用“XXX研发及产业化”作为后缀,字数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控制在15-25个字。
5.严格落实省科技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审核工作的通知》(苏科计函〔2017〕7号,详见省科技厅网站)要求,项目负责人要切实强化项目申报的直接责任,如实填写项目申报材料,严禁剽窃他人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项目申报单位要切实履行申报主体责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严禁提供虚假材料、虚报项目内容、虚增项目投资等行为;基层项目主管部门要切实强化审核责任,对申报材料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严禁审核走过场、流于形式。对于违反要求弄虚作假的,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其它事项
1.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按封面、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相关附件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两份(纸质封面,平装订)。
2.本年度三类项目的申报材料均须同时在江苏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报送,书面材料和网上填报的内容必须完全一致。网址:www.jskjjh.gov.cn。项目申报材料经项目主管部门网上确认提交后,一律不予退回重报。本年度获立项项目将在科技厅网站(http://www.jstd.gov.cn)进行公示,未立项项目不再另行通知。本通知及《201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和相关申报材料格式请在省科技厅网站查询和下载。
3.各项目主管部门将申报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产业创新国际化项目(B类)、面上择优项目(C类)汇总表(纸质一式两份)随同项目申报材料统一报送至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服务中心,地址:南京市成贤街118号(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国家高新区联合招标项目的纸质材料,报送至指定地点(具体以公告为准)。
4.本年度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B类和C类项目申报受理截止时间2017年3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国家高新区联合招标项目的报送截止时间以公告为准。
省科技厅成果处 郑维山 宋海冰
联系电话:025—57712912 83213360
附件:1.201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指南
2.201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限额申报指标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财政厅
2017年1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201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指南
一、高新园区专题组织项目(A类)
突出高新园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以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一区一战略产业”为导向,采取省地联合招标和限额申报等方式,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前瞻性部署,带动高新区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高端攀升,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一)国家高新区联合招标项目
在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基础好的地区,针对地方政府重点规划和着力培育的战略主导产业,采取省地联合招标方式,集中支持处于高端环节和关键节点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一区一战略产业”的创新发展格局,大力支持国家高新区在全国的争先进位,加速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1101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南京高新区联合招标)
1102 新型光电显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新港高新园联合招标)
1103 纳米科技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苏州工业园区联合招标)
1104 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及产业化(与苏州高新区联合招标)
1105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常州高新区联合招标)
1106 智能控制设备与先进交通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与武进高新区联合招标)
1107 新型环保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与宜兴环保科技园联合招标)
1108 工业机器人与精密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昆山高新区联合招标)
1109 海洋工程装备与现代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南通高新区联合招标)
1110 汽车零部件与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常熟高新区联合招标)
1111 智慧矿山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徐州高新区联合招标)
1112 数控板材加工设备与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扬州高新区联合招标)
联合招标项目具体内容及标的等相关要求,以省科技厅和联合招标方共同发布的招标公告及标的为准。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参与投标。地方资助与省拨款比例不低于1:1。
(二)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立足省级以上高新区(含筹建)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以加快提升高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为导向,促进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新型显示、高端软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开发战略性目标产品,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形成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的高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1200 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
该类项目仅限于在国家高新区和部分省级高新区(含筹建)注册的企业申报,采取限额申报形式,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申报。具体限额申报指标详见附件2。
二、产业创新国际化项目(B类)
突出更大力度支持“引进来、走出去”,以形成江苏未来发展战略新优势为导向,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吸引海外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努力在若干领域实现重点技术跨越;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开发标志性重大战略目标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2001 海外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项目
主要围绕制约我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以追赶国际一流为导向,引导企业与海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或跨国公司,开展实质性联合研发,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在海外收、并购高附加值的生产、设计核心环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跨越。
重点支持在江苏-以色列、江苏-芬兰、江苏-英国、江苏-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江苏-加拿大安大略省、江苏-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框架协议下,已列入国家或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具有重大原创性海外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申报。
2002 优势产业创新国际化项目
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围绕智能电网、新能源、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江苏具有较强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持具有海外研发机构的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鼓励其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面向海外市场,开发标志性重大战略目标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申报。
三、面上择优项目(C类)
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推进特色主导产业中高端发展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支持高附加值的核心单元、关键材料和重大整机,打通科学技术到产业经济发展的通道,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瞄准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未来网络、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方向,以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并行为目标,主动衔接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在移动通信、高端芯片、智慧网络、新型显示等方向上形成先发优势。
3011 新一代通信及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通信、“未来网络”、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异构融合网络等核心设备,高性能组合天线、卫星通信及天地一体化、智能家居、智能导航系统等产品。
301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低功耗、软硬件协同等设计技术及高端芯片,先进特色工艺开发、生产等关键技术,高密度先进封装和测试等关键技术,生产制造和封装测试等关键装备,中高端配套关键材料等。
3013 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无线感知、泛在接入、智能处理、虚拟并行计算、海量数据挖掘、云安全等关键技术,新型传感器、智能接入节点、智能业务管理平台等核心设备及大型基础平台软件,大数据、云存储、超高速无线局域网、自组网等应用系统及产品。
3014 新型显示:大尺寸有机发光显示OLED等核心器件、成套工艺装备,以及高端配套的玻璃基板、光学膜、金属靶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等关键材料,新型激光显示、立体显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应用产品。
3015 新型节能照明:倒装及新型芯片制备、集成及晶圆级封装、新型衬底及图形化等LED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高导热封装树脂、新型荧光粉及制品等关键材料,智能绿色照明、新型激光照明等产品及系统。
3016 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关键技术、HTML5应用集成开发工具、智能终端跨平台应用开发技术等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创意设计、工业设计、IC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服务和软件产品,数字文化、公共安全、教育医疗、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典型“互联网+”技术装备与系统软件。
(二)先进制造
围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制造等发展方向,着力发展重大装备整机、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化设计制造、轻量化设计制造、高可靠性制造工艺、核心部件自主配套,重点突破精密数控装备、先进机器人、3D打印等关键技术,加强现代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装备及关键部件自主研发,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实施进程,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整体实力。
3021 精密数控装备:高可靠性、高精度数控装备,柔性成套生产线,智能化加工中心,精密多功能复合加工、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激光加工装备等,高档数控系统、大功率高速电主轴、伺服电机、轴承、光栅、刀具及检具等关键功能部件。
3022 先进机器人:机器人精密控制、多机协调、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控制系统、伺服驱动器和电机、精密减速器、嵌入式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先进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高速重载机器人等。
3023 航空装备:新型航空材料、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液压系统、燃油系统、雷达系统、航空电子等核心配套件,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航空导航定位系统等,无人机、小型飞机、轻型多用途飞机等。
3024 现代交通装备:高速动车组、地铁整车、高速重载货运列车等,牵引变流控制系统、动力转向架、制动系统、减震器、轻量化构件等关键零部件及配套件,列车调度与运行控制、列车实时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等。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离合器、减震器等关键零部件,新型发动机控制系统、变速箱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等汽车电子系统,车载环境感知系统,智能车载终端,车联网等系统及应用产品。
3025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LNG燃料动力船等高技术船舶,深海油气开采装备、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水下工程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动力及推进系统、通讯导航定位系统、电子电控系统等关键设备。
3026 智能化作业机械:智能挖掘机、大吨位装载机、大型隧道盾构机、旋挖钻探机等智能化工程机械,关键液压部件、传动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配套动力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
3027 高端科学仪器:高性能大型色谱、质谱、光谱分析仪等用于科学研究的重大分析仪器,面向工业控制的智能仪器仪表,面向环境等领域的关键检测仪器。
3028 3D打印:基于激光成型、熔融堆积、分层叠加、FMS覆膜砂等技术的3D打印设备及材料,CAD/CAM、精密伺服驱动等关键软件,轻量化零部件、精密模具、异形构件等3D打印应用产品。
3029 智能制造:智能识别与感知、人机智能交互、分布式控制、智能物联等信息化制造技术,产品智能化设计、数据管理、工艺改进、MES等设计管理软件及系统,智能工控系统、精密在线监测单元、数字化车间及智慧工厂等。
(三)新材料
以新材料制备成型和拓展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重点开发纳米、石墨烯、高温超导等前沿先导材料,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大工程用高性能合金等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一代电子材料等战略基础材料,满足国家急需、全面替代进口、引领未来发展。
3031 前沿先导材料:纳米碳管、富勒烯、高温超导等前沿先导材料,纳米结构材料、纳米光电材料、纳米能源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等,石墨烯导电膜、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储能材料、智能仿生新材料等高端应用产品。
3032 新一代电子材料:碳化硅、氮化镓、砷化镓等宽禁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激光晶体为代表的非线性、超薄层、低维化的光电子材料,微纳电子制造用超高纯工艺材料,高性能电磁介质材料及器件,柔性印刷电子材料,高性能电子浆料等。
3033 高性能纤维:T800和M40J级别碳纤维规模产业化的关键核心技术,芳纶纤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特种结构(组分)无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3034 新型膜材料:高通量纳滤、反渗透、MBR专用等高性能水处理膜材料,陶瓷纳滤、气体分离净化、渗透汽化等特种分离膜材料,全氟离子交换、扩散渗析等离子交换膜材料。
3035 高性能金属:航空航天、火电核电和特高压输变电等重大装备中高性能轻质合金和成形、铸造高温合金材料、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非晶合金和高硅材料,高强、耐腐、易焊超宽厚钢板,海洋工程用特种钢,轻质高强、耐高温、抗疲劳的高性能铝合金和镁合金等及其制品,稀土功能材料等。
3036 新型催化剂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比表面积大的分子筛催化剂及生物催化剂等适用性广、反应温和、催化效率高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及催化技术。高性能液晶聚合物、高性能聚苯醚及聚苯硫醚、高性能特种橡胶、耐高温超薄膜等规模产业化的核心技术及产品。
(四)新能源
面向能源领域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科技前沿,在新型光伏风电、下一代核电、智能电网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重点攻克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第四代核能系统、新能源互补优化调度控制、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高容量大功率储能等核心技术,加快构建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的创新布局。
3041 新型光伏风电:全光谱太阳能光伏电池、多级三五族聚光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等,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储能相结合的关键技术,光伏微电网能源管理与综合控制系统,新型光热利用技术及装置系统。低风速风电机组、直驱风电机组、大功率等整机设计制造,叶片、主轴、轴承等风电机组核心部件,风电智能控制系统及装备。
3042 下一代核电:AP1000、CAP1400、高温气冷堆、快堆等核电机组关键设备、核心材料以及核燃料后处理技术,核岛关键设备部件、大型核电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冷却剂主泵、大型核电汽轮机焊接(整锻)转子、核级阀泵及远程控制、核废料回收利用系统、核岛内电缆等。
3043 智能电网:大电网多元能源互补优化调度与控制技术、大规模风电和光伏等间歇性能源并入安全稳定控制技术,覆盖发、输、配、用各环节的智能电网支撑系统,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变压器、断路器、全封闭组合开关等输变电成套设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变流器等核心设备,高效能量转换的大容量储能系统。
3044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整车设计制造,大容量长续航里程动力电池,大容量超级电容器,快速智能充放电装置,高效大功率动力总成及控制系统,轻量化部件、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等。
3045 洁净燃烧: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装置,煤炭直接液化、煤气化合成、煤制乙醇,煤多联产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页岩气、天然气开采关键部件及成套设备等。
(五)生物医药
紧密围绕重大疾病临床治疗需求,突出高品质发展,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物创制和产业化,推动化学药物品质全面提升,提高中药标准化发展水平;突破核心部件制约,推动高性能医学装备规模化发展,加速高附加值植介入材料及制品的产业化,大力发展新型体外诊断产品。
3051 生物技术新药:人源抗体及人源化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等治疗性抗体,多联多价、基因工程等新型疫苗,新型生物反应器和佐剂等,基因工程等新型疫苗,防控烈性传染病的关键药品,治疗性抗体等蛋白质和多肽药物,核酸类药物,干细胞等。
3052 化学新药:新型抗肿瘤药物、新型心脑血管药物、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新型抗病毒药物及新型免疫疾病治疗药物,高效低毒大品种药物技术改造升级,高端药物制剂及辅料。
3053 现代中药:开发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著名江苏医派名医名方的二次开发,中药提取精制、中药标准化控制、中药饮片炮制加工新技术及装备。
3054 生物试剂和芯片:人类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药物作用靶点检测、传染病检测等生物试剂,全自动高通量体外诊断系统与试剂、早期诊断和床旁快速检测(POCT)试剂、高灵敏度基因检测技术和试剂,蛋白质芯片、基因芯片、纳米生物芯片及其配套仪器等。
3055 医疗器械及材料:可替代进口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治疗设备、临床检验设备、医用机器人、脑神经和脑认知设备、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康复辅助设备等先进医疗设备,高性能人工关节、组织可再生修复材料、人工组织器官、介入支架等高值医用材料。
3056 工业生物:生物醇、生物酯、生物塑料等生物基材料,高效生物催化转化,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关键技术及装备,乙二醇、丁醇、乙烯等生物法制造,海洋生物产品制备等。
(六)新型节能环保
针对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尖端化、装备产品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的发展需求,重点开发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装备,低能耗废水深度处理装备,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及装备,新型环境功能材料,新型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新业态,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向高效低耗、资源循环、绿色低碳发展。
3061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装备:烟气NOx、重金属污染、二噁英和其它持久性污染物的治理与控制,化工、炼化等领域的工业有机气体净化及资源化,低浓度挥发性毒害有机污染物净化,烟气余热利用及净化等技术装备,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及装备。
3062 低能耗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装备:废水超低排放、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含高浓度污染物废水深度处理与回收、低能耗海水淡化、典型污染物在线监测与检测等成套化技术装备,安全饮用水智能处理设备、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远程管理系统设备技术。
3063 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及装备:固体废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废物处置、电子垃圾、废旧电池、生活垃圾处理等成套设备,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设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设备、污染土壤修复设备。
3064 新型环境功能材料:高通量耐污染耐劣化专用膜材料、特种磁基吸附材料、纳米吸附材料、树脂基吸附分离材料、土壤修复材料、高活性微生物固定化填料、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污水治理光催化剂等新材料。
3065 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新型节能电机等工业节能关键装备,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大型发电、钢铁、建材等低品位余热利用成套装备,高效节能环保自动化成套装置,节能监测技术及装备,大型成套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及测控设备。
(七)高科技农业
瞄准现代育种、智慧型农业装备、环境友好型农业投入品、高效设施农业机械等方面,重点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系)创制、良种扩繁等关键技术,大力开发智能化大田作物生产全程作业装备、智能化设施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产品加工装备、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装备等,加快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
3071 农业优良品种:新型抗虫、抗病、抗逆、高产等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抗病虫、抗逆、高产等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珍贵林木、花卉新品种,优质果蔬新品种,优质、高产、抗病的畜禽新品种,优质特色水产新品种。
3072 高端农业装备:高产稻麦联合收割机械,智能化农机装备,高性能植保机械,高效多功能现代农业种养业设施装备等。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特色蔬菜与果品、畜禽产品和特种水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包装、冷链运输信息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新型农林作物废弃物综合资源化利用及加工装备等。
3073 智慧农业:农业信息采集、农情监测、耕作质量测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软硬件产品,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环境感知、远程监测、自动控制、精准作业、精细饲养等农业智能生产系统及产品,提供生产指导和专家远程服务、示范推广信息和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及产品。
(八)其他
3081 传统产业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装备,清洁生产成套工艺及装置,零排放技术与成套装置,新一代纺织材料及装备等。
3082 苏北特色产业提升:硅资源、凹土、盐化工等特色资源深度开发与高端利用,矿山安全、石油机械、功能性化学品(非中间体)、高分子材料、农林特产资源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发与转化。
附件2
201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限额申报指标
一、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序号 |
园区名称 |
申报指标数 |
1 |
苏州工业园区 |
10项 |
2 |
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0项 |
3 |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0项 |
4 |
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项 |
5 |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项 |
6 |
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 |
5项 |
7 |
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港高新技术工业园 |
5项 |
8 |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 |
5项 |
9 |
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10 |
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11 |
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12 |
昆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13 |
常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14 |
南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15 |
连云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16 |
盐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17 |
扬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18 |
镇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19 |
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项 |
20 |
江苏省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 |
3项 |
21 |
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22 |
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23 |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项 |
24 |
江苏省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25 |
江苏省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项 |
26 |
江苏省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项 |
27 |
江苏省西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28 |
江苏省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29 |
江苏省吴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30 |
江苏省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31 |
江苏省张家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32 |
江苏省建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33 |
江苏省扬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34 |
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35 |
江苏省锡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36 |
江苏省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37 |
江苏省高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38 |
江苏省麒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39 |
江苏省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40 |
江苏省苏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41 |
江苏省盐城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42 |
江苏省丹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43 |
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44 |
江苏省杭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45 |
江苏省泰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46 |
江苏省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47 |
江苏省南京白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 |
3项 |
48 |
江苏省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3项 |
二、面上择优项目
序号 |
地区 |
申报指标数 |
1 |
常州市 |
30项 |
2 |
南京市 |
25项 |
3 |
无锡市 |
25项 |
4 |
扬州市 |
25项 |
5 |
南通市 |
20项 |
6 |
泰州市 |
20项 |
7 |
盐城市 |
20项 |
8 |
苏州市 |
15项 |
9 |
徐州市 |
15项 |
10 |
连云港市 |
15项 |
11 |
镇江市 |
15项 |
12 |
淮安市 |
10项 |
13 |
宿迁市 |
10项 |
14 |
昆山市 |
5项 |
15 |
常熟市 |
5项 |
16 |
泰兴市 |
5项 |
17 |
海安县 |
5项 |
18 |
沭阳县 |
3项 |
抄送:省有关部门,各县(市、区)科技局、财政局。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17年1月20日印发
暂无信息